close

  ■ 社論
  以國家公祭的方式,來提醒苦難,來備忘歷史,因之成為一種勇氣,一種責任。它是我們必須承載的重量,也更是一個民族可以保持清醒並汲取力量的源泉。
  當警報聲響起,全城默哀。中國南京,一座曾經的血淚之城,在時隔77年之後,在2014年12月13日,迎來了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。這也是我們第一次以國之名,高規格祭奠南京大屠殺中30萬名死難者同胞。
  1937年之後,南京就已不再只是南京人的南京,不再只是中國的南京,她是全人類的南京,更是全人類的傷城。但是國家公祭,決不僅僅是一種悲痛的表達或仇恨的宣泄。它首先是一種對於歷史的正視。不論是南京,還是奧斯維辛,都供奉著人類永遠的記憶。正像當年曾無私救助中國平民的德國人拉貝說過的:“可以寬恕,但不可以忘卻。”其次更是一種不可遏止的未來願景,是許和平於未來。
  記憶並且正視南京大屠殺,從來都不是政治的需求,而根本是不可忘卻的承擔,是不得不正視的人類生存的隱喻。但在過去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歲月里,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幾乎被許多國家遺忘。我們對於南京大屠殺的記憶,除了發生時間、死亡數字這樣一些基本史實外,也從來不曾豐滿過。比如一直以來,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內的遇難者名單牆上,名字只有10505個,與30萬相比顯得尤為不足。記得在南京大屠殺70周年紀念之時,媒體一份來自對南京高校1000名學生的調查顯示,有半數以上的人不知道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日是哪一天,三成多的人不知道南京大屠殺發生在哪一年。
  是什麼讓一段屠城血淚變成模糊?我們要怎樣胸懷巨大的陰影活在當下?如果真實的歷史仍被解構或疏離,我們面對的又將是一個怎樣的未來?失卻記憶的寬恕與和解,仍等同抹殺與否認。只有當苦難成為一種真實的記憶,苦難才可能成為一種關乎未來的洗禮。我們今天以國家公祭的方式,來提醒苦難,來備忘歷史,因之成為一種勇氣,一種責任。它是我們必須承載的重量,也更是一個民族可以保持清醒並汲取力量的源泉。
  長期以來,一些不願正視歷史、甚至美化侵略的論調仍然時有出現,一些國家仍不願意承擔相應的歷史任務的現象仍然存在。所以在這個意義上,對於南京屠城血案的國家公祭,不光是一次歷史的反芻,不光是為了領回屬於我們的悲壯與勝利,更重要的是一種對於戰爭的警惕,以及對於和平的表達。終結戰爭的,從來不是戰爭,而是和平。也只有和平,才是人類理性的成果。“讓白骨可以入睡,讓冤魂能夠安眠,把屠刀化鑄警鐘,把逝名刻作史鑒,讓孩童不再驚恐,讓母親不再泣嘆,讓戰爭遠離人類,讓和平灑滿人間。”刻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照壁上的這段話,是今天人類共同的未來與方向。  (原標題:大屠殺死難者公祭:許未來以和平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n45mnvhq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